閻海文:凌空復我舊山河
■解放軍報記者 倪大偉 特約記者 丁義波
1937年10月,一位中國空軍勇士犧牲后,日本侵略者將他的飛行服、降落傘、手槍等遺物運回東京展覽,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,全然忘記了英雄的國籍和身份。
“這位連日本人都敬佩的英雄,名叫閻海文。”走進上海市淞滬抗戰(zhàn)紀念館,在“淞滬魂”長卷石刻墻前,講解員告訴記者:“當時在對閻海文的報道中,日本大阪《每日新聞》發(fā)出這樣的感嘆,‘中國已非昔日支那!’”
1916年,閻海文生于遼寧省北鎮(zhèn)縣?!熬乓话恕笔伦兒螅鴩翜S喪、生靈涂炭,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日寇趕出國土。1934年,胸懷“凌空復我舊山河”之志的他,投筆從戎考入中央航空學校,畢業(yè)后被分配到空軍第5航空大隊25中隊當見習官,翌年4月被任命為少尉飛行員。
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閻海文所在部隊緊急移駐揚州,待命出擊。8月16日,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向虹口的日海軍陸戰(zhàn)隊司令部發(fā)起進攻,無奈敵工事堅固,加之有炮艦支援,戰(zhàn)事處于膠著狀態(tài)。8月17日,上級命令空軍第25分隊轟炸日海軍陸戰(zhàn)隊司令部。這次任務沒有安排閻海文,他焦急萬分,多次主動請戰(zhàn):“我是一個流亡者,我要打回老家去,要為東北三千萬同胞報仇!”最后,上級批準了他的請求,作為僚機隨隊出擊。
受領任務后,他和戰(zhàn)友們一起駕機到達了目標上空。日軍陣地上的高射炮火猛烈異常,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飛行員們的殺敵決心。閻海文和他的戰(zhàn)友們迅速將機身半滾旋轉成倒飛狀,然后垂直向下俯沖,將一顆顆炸彈向敵人陣地傾瀉下去。
這時,日軍的高射炮彈打中了閻海文的座機,機身劇烈地搖晃起來。危急時刻,閻海文操穩(wěn)舵桿,在將最后一顆炸彈投向敵陣地的一剎那,成功跳傘。
沒想到,大風把閻海文刮到了敵人陣地上。面對合圍過來的敵人,閻海文迅速拔槍射擊,讓兩個日本兵去見了閻王。
“活捉支那飛行士!”這時,一個日本軍官命令日本兵不許開槍,還打著手勢示意閻海文放下武器。閻海文隨后又開兩槍,結果了兩個日本兵的性命。
這時,他的槍膛里只剩下兩顆子彈了,他依舊兀立不動。當敵人再次包圍上來時,他毫不猶豫地又射出了一顆仇恨的子彈,一個日本兵應聲倒下。在“中國無被俘空軍”的高喊聲中,他用最后一顆子彈自戕殉國,時年21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