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50年代,10余萬復轉軍人與知青扛著鋤頭、背著行囊,踏過冰封的黑土,把青春種進北大荒的凍土。他們以“艱苦奮斗、勇于開拓、顧全大局、無私奉獻”的精神戰(zhàn)天斗地,將亙古荒原犁成“中華大糧倉”,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熠熠生輝的北大荒精神。
駐守這片英雄土地的武警黑龍江總隊哈爾濱支隊,聚焦新時代的強軍目標,自覺傳承紅色基因,把北大荒精神當作建隊育人的寶貴財富。在支隊半年黨委全會上,政治委員齊明宇宣布:“繼去年25名戰(zhàn)士考入軍校后,今年支隊考學圓夢人數(shù)再創(chuàng)新高,達到29人!”隨著一封封錄取通知書陸續(xù)送達,頻傳的捷報里濃縮著考生的辛勤付出與支隊的悉心栽培,更昭示著北大荒精神在傳承中煥發(fā)活力,讓這支人才輩出的隊伍生機盎然。
講好拓荒故事 點燃軍旅夢想
北大荒的創(chuàng)業(yè)史詩歷久彌新,蘊含著激勵青年官兵奮進強軍的精神力量。
今年3月的報考軍校動員會上,“開荒人”的紅色故事震撼著每一名考生?!巴跽饘④娮鳛槲覈谝蝗无r墾部長,胃部切除三分之二仍堅守一線,帶領將士開荒拓土。他說‘藍天當被,大地當床,月亮作燈,我樂在其中’?!弊灾ш狘h委開展暖心、順心、合心、信心的“四心”活動以來,北大荒人的奮斗故事便成了“軍考第一課”。
每年考學籌備啟動,支隊黨委都會帶領官兵回顧黑土地上的紅色記憶。當講到全國第一支青年墾荒隊發(fā)起人楊華寫下“不做逃兵,把一切獻給祖國”的血書時,這句叩問如重錘擊在每名考學戰(zhàn)士心上。
去年考學失利的朱栩怡,今年再踏征途,她在學習室桌角寫下座右銘:“青春燃壯志,奮斗正當時;為國戍邊關,蓄力為強軍?!?/p>
歷史的回響化作前行火炬,將墾荒者戰(zhàn)天斗地的身影,深深烙在年輕戰(zhàn)士挑燈夜讀的剪影中,成為他們心中深沉而堅韌的精神燈塔。
活用拓荒智慧 搭建育人平臺
北大荒拓荒者的智慧,既是歷史饋贈,更是新時代培育強軍人才的寶貴“方法論”。
6月初的傍晚,暑氣蒸騰,學習室燈火通明。北京大學入伍的戰(zhàn)士張桂鵬正幫考學戰(zhàn)士嚴杰剖析解題思路:“你看這拋物線,不就和咱們投擲手榴彈的彈道一樣?想投得更遠更準,靠的就是這個原理?!?/p>
支隊黨委從北大荒開發(fā)時“黨員包片、老墾荒帶新隊員”的做法中獲得啟發(fā):為每名備考戰(zhàn)士配備一名干部負責思想引領,一名軍校學長傳授學習方法與應試技巧,一名巡教小組尖兵攻克短板弱項。
嚴杰的備考路上,指導員陳偉杰幫他拆解學習“硬疙瘩”,去年考上武警警官學院的高天教他背記知識點的“土辦法”,巡教小組的張桂鵬每周來隊2小時,專攻他的函數(shù)弱項。在全方位、個性化、持續(xù)性的精準幫扶下,嚴杰原本薄弱的知識體系,如春雨滋潤的秧苗,悄然根深葉茂。
7月16日捷報傳來,嚴杰得知被軍校錄取,第一時間向“老師們”分享喜悅,熱淚奪眶而出——去年他距分數(shù)線差21分,今年超了18分。
嚴杰說,支撐他再試一次的,是北大荒墾荒者的不屈意志:“‘莊稼不收年年種,總有一年好收成’。北大荒的地,第一年沒種好,第二年繼續(xù)翻土深耕,總會有好收成?!敝ш?7名“上岸”考生中,6名是“二戰(zhàn)”勇士,這句樸素的話道出了他們的共同心聲,也是他們逆境奮起的精神密碼。
賡續(xù)拓荒情懷 擔當奮斗夢想
北大荒精神的核心是深沉的家國情懷與無畏擔當,這份擔當已融入支隊每名官兵的精神血脈。
2024年,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下達支隊——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上承擔升國旗任務,并全程負責賽事區(qū)域安保。任務國際關注度高、影響范圍廣、動用兵力多、持續(xù)時間長,打亂了不少考生的復習計劃。是擱置書本保障大局,還是在履職間隙守護夢想?
支隊黨委敏銳察覺考學戰(zhàn)士的雙重壓力與熾熱夢想。他們深知,全力保障亞冬會萬無一失是當前大局,而守護青年戰(zhàn)士成長成才的夢想,同樣是對部隊長遠發(fā)展的堅定守護。
支隊黨委會專題研究后決定:特事特辦,為考學戰(zhàn)士開辟“夢想護航通道”:任務分隊立即行動,在執(zhí)勤間隙開辟安靜“學習角”;挑選優(yōu)秀干部骨干化身“戰(zhàn)地教員”,見縫插針“開小灶”;機關緊急協(xié)調,緊扣考試提綱制作“口袋學習資料”送到一線。
參加任務的考學戰(zhàn)士劉峻巖說:“白天站好崗,晚上啃書本,就像北大荒人‘白天開荒、夜里紡線’,這點苦不算啥?!碑攣喍瑫_幕式煙花照亮“冰城”夜空,當賽場健兒激烈角逐,劉峻巖和戰(zhàn)友們用絕對忠誠守護著城市平安。夜里執(zhí)勤歸來,營區(qū)沉寂,許多像他一樣的考生,在萬籟俱寂中與政治理論、公式定理、歷史經緯無聲對話。中隊長張元興感慨:“他們白天任務重,晚上還學到深夜,這份執(zhí)著真讓人動容?!?/p>
組織的活力催生了智慧的共享與傳遞。機動中隊有本特殊的“錯題共享本”在考學戰(zhàn)士中流傳,始于去年一位骨干的默默付出——他發(fā)現(xiàn)戰(zhàn)友在某類題目上頻頻失分,便主動整理錯題、分類記錄,總結出17類易錯點。得知戰(zhàn)友任務重、壓力大,他分享出自己的經驗寶庫,幫助大家利用點滴時間針對性學習,這本“錯題共享本”也成了支隊備考戰(zhàn)友的“傳家寶”。
個體的微光,唯有匯入時代星河,方能璀璨永恒;個人的奔赴,唯有融入共同征程,方得壯闊前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