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公湖之韻
■任國旺
班公湖。馬秋紅攝
班公湖,地處西藏阿里日土縣西北,素有“長脖子天鵝”美譽。從日土縣城出發(fā),一路上,山挨山、山擠山,山背山、山抱山,灰色的山脊勾勒出仿若天鵝輪廓的天際線。
天邊的雪峰似在塵世之外,山脈連綿,褶皺間流淌著地質(zhì)紀年的滄桑。粗糙干裂的山體,是歲月鐫刻的印記;嶙峋裸露的巖石,是褪盡浮華的赤誠。山體或土黃,或黑褐,光禿無草木,宛如歷經(jīng)萬年風霜的老者。初看枯燥單調(diào),然而當你凝神靜賞,便能發(fā)現(xiàn)其下立地拔天的筋骨,那是穿越萬年的不朽。一種神秘力量悄然包裹周身,順著毛孔滲入細胞、流入血脈、滋潤肺腑,剎那間,人與山融為一體。仿佛喀喇昆侖精神在此誕生、衛(wèi)國戍邊英雄群體在此涌現(xiàn),皆因這里能讓人感知昆侖之巔的脈動,聆聽離天最近的聲音。
與滄海桑田的群山相比,班公湖更似明眸皓齒的仙子,于群山環(huán)抱中熠熠生輝。山下已是“人間四月芳菲盡”,山上春天卻姍姍來遲。湖面開闊處,半池湖水半池冰,半呈湖藍的澄澈、半呈冰白的晶瑩。偶有紅嘴鷗掠湖而過,以藍天青云為襯,恰似山水長卷中的閑章,為空靈之境增添生氣。班公湖之美,純粹無邪,傾國之色難以描摹其仙姿,冰清玉潔無法詮釋其清韻。它的美超脫世俗,正如戍邊將士超越功利的精神境界。莫說高原官兵不解風情,他們與世間至美相伴。無論何時相遇、相伴多久,情之所鐘,便是一生一世。
“萬山之祖”昆侖山脈,海拔4300米的班公湖,這里有山的巍峨壯美、湖的澄明潔凈,但這里沒有山下的春色、平原的富氧。在這里,天地之間衍生出強大的精神磁場。它的神韻默默滋養(yǎng)著每一位戍邊人的心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