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被裝適體率 增強新兵榮譽感
——軍委后勤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就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問題答記者問
■徐 勇 高 壘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
日前,軍委后勤保障部、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(fā)《關于全面推廣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的通知》,明確在全國實施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,這項工作進展如何?請看軍委后勤保障部有關負責人的權威解讀。
記者:請介紹一下全面推廣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的重要意義。
負責人: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,是按新兵體型精準發(fā)放征兵被裝物資的全新保障模式。全面推廣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,對于提高征兵被裝適體率、增強新兵榮譽感具有重要意義。
現行的征兵被裝保障模式,在保障征兵被裝按時足額發(fā)放上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但號型不符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,新兵被裝號型精準統(tǒng)計難、及時調換難等問題越來越突出。
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配送的發(fā)展完善,特別是被裝精準發(fā)放試點工作的開展,亟須建立規(guī)范高效的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業(yè)務流程、配套完善的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標準制度。
記者: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的內容有哪些?
負責人:倉庫物資預置。依據征兵被裝需求預算,提前預置充足的被裝物資,重點是要確保預置被裝的品種、號型齊全。
體型數據采集??h(市、區(qū))征兵辦公室,組織體檢機構測量應征人員身高、體重、頭圍、胸圍、腰圍和腳長(鞋碼)等6項體型數據,開展服裝號型套測,重點是要確保所需被裝號型準確。
征兵計劃下達。在接到上級征兵通知后,及時下達征兵計劃,重點是要確保被裝精確保障有據可依。
新兵軍種錄入。人武部及時將定兵信息錄入被裝保障系統(tǒng),確保被裝調運發(fā)放有足夠的時間。
所需被裝調運。有關倉庫及時調運征兵被裝,并配合完成好調號,確保被裝物資第一時間到位。
被裝分揀發(fā)放。有關單位按新兵被裝號型,認真組織分揀發(fā)放,確保將被裝物資準確發(fā)放到每名新兵。
記者: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的工作流程有哪些?
負責人:為便于各級征兵和保障部門開展工作,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區(qū)分若干環(huán)節(jié),優(yōu)化設計從“被裝預算編報”到“分揀發(fā)放”的具體流程,逐一明確時間節(jié)點和相關工作。
具體流程為:編報征兵被裝預算,預置征兵被裝物資,明確征兵任務數量,采集應征人員體型數據,擬制征兵被裝分運計劃,錄入征兵被裝數據信息,發(fā)運征兵被裝物資,填寫征兵被裝請領表,分揀調換征兵被裝物資,組織征兵被裝分發(fā)。
記者:征兵被裝精確保障模式的改革亮點有哪些?
負責人:一是統(tǒng)籌工作機制。促使動員與被裝部門工作統(tǒng)籌謀劃、共同部署、協(xié)調推進。二是體型數據精準。依托征兵體檢系統(tǒng)和被裝精確保障系統(tǒng),采集被裝供應保障所需體型數據,為籌措被裝物資提供數據支撐。三是物資調運融合。引入地方物流力量參與被裝配送以及后續(xù)調換,保證能夠及時將新兵被裝從相應倉庫發(fā)運至征兵單位。四是服裝發(fā)放精準。征兵單位按照套測計算的服裝號型,將新兵被裝統(tǒng)一分揀、逐人打包、精準分發(f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