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什么樣的“大工程”,需要6個科室共同完成?
初夏時節(jié),在海軍陸戰(zhàn)隊某旅采訪,宣傳科干事李鵬程和記者談起了一段特殊的經歷。
前不久,李鵬程收到一張防空營送來的滅火器維修表,上面列出了防空營營區(qū)內器材室、車場、給養(yǎng)庫、大禮堂等處的滅火器維修需求。令人大跌眼鏡的是,總共一百來個滅火器的維修,竟然需要6個科室負責。
其中,涉及宣傳科的滅火器有12個,需要維修經費640元。雖說數目不大,但是用宣傳經費維修滅火器,合理嗎?帶著疑問,李鵬程咨詢了同樣收到這張表的裝備管理科助理宋振威??伤握裢灿锌嘀?,他們科雖然負責裝備修理,但按慣例只負責日常管理的修車廠區(qū)域的滅火器維修,其他場所的滅火器也不方便“大包大攬”。
這樣一張“別出心裁”的維修表,是怎樣產生的?記者來到防空營營部刨根問底。原來,營里曾向機關幾個科室反映過滅火器維修問題,得到的回復都是:這筆經費很難由一個科室獨立承辦。到底難在哪里?一名機關干部私下透露,上級沒有明確要求哪個科室全權負責此項業(yè)務,按流程走挑不出毛病,但如果要“牽頭”,就需要專門研究呈批事由、經費出處等,增加工作量不說,還增添了犯錯擔責的可能性。出于無奈,防空營才制作了這樣一張表格,將不同場所的滅火器分別上報。
這種邏輯看似“沒毛病”,但此事還是引起了旅黨委一班人的反思。他們對照新修訂的《軍隊基層建設綱要》,認真分析機關按綱抓建基層的權限范圍和職責邊界,并反躬自省“機關是該從自身角度出發(fā)各自為戰(zhàn),還是應打破壁壘攜手聯動”。
“滅火器雖小,背后反映的問題卻不容忽視。機關科室各司其職無可厚非,但因為怕麻煩擔責,而不溝通、不協調,人為給基層設置‘壁壘’,增加負擔,就是懶政怠政不作為的表現?!彪S后,在該旅組織的“我為轉型作貢獻”討論活動中,旅領導鮮明指出這種現象根源所在,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基層、機關進行一次問題大摸底。
“安全管理存在模糊地帶”“巡察檢查分工不合理”……一個個看似無關痛癢的問題,逐漸浮出水面。會后,該旅對照《綱要》,建立機關各部門統一協調工作機制,加強統一規(guī)劃部署、統一規(guī)范秩序、統一協調工作、統一財務投向等,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完成時限。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,旅里還特意增加了強化主動擔當意識的授課內容,教育引導官兵著眼全局、跳出小我,齊心協力投身強軍興軍實踐。
近日,該旅對家屬院臨時來隊住房的有線電視線路進行整修,雖然涉及宣傳、營房等科室,但機關按照協調工作機制,指定一名助理全程負責,僅用兩天便完成了10余套住房的線路鋪設。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,得到了基層官兵的普遍稱贊。
新聞眼
多一些“敢于負責”的擔當
■張磊峰
編完此稿,仍有回味。與記者交流,發(fā)現“一張維修表牽動6個科室”的背后,還衍生出“基層為了維修這批滅火器,要開6張發(fā)票”“機關為了辦理這項業(yè)務,6個科室都要單獨核算、審批、打款”等一系列問題,增加工作量不說,機關、基層就在這樣重復運轉的兜兜轉轉中虛耗了精力。
難題何解?軍地實踐均已給出答案:以制度改革為驅動,實現“一顆紅章管審批”;以技術賦能為驅動,通過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實現“最多跑一次”“不見面審批”;以構建“整體型機關”為驅動,打破“九龍治水”式治理結構,實現“大聯動、大聯勤”等。
令人欣慰的是,海軍陸戰(zhàn)隊某旅對照新修訂的《軍隊基層建設綱要》,認真研究、反躬自省,找準了破解問題的關鍵,即建立機關各部門統一協調工作機制,從而打破機關業(yè)務壁壘,提升服務基層質效。
由此宕開一筆。問題需要制度破解,難題更需要擔當化解。回到問題原點,一張維修表正是卡在了誰來“牽頭”上。“牽頭”有風險,“牽頭”要負責,是退避三舍,還是迎難而上?
敢于負責、勇于擔當是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。多一些“敢于負責”的擔當,并不是一個復雜的理論問題,而是一個“一念之間”的實踐問題。當前,深化改革、備戰(zhàn)打仗任務繁重,前進道路上,必定會有艱險需要跋涉,有高山需要翻越,更加需要我們激發(fā)擔當精神,勇挑重擔子,敢啃硬骨頭。
行動是最真的擔當,也是最現實的考驗。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,我們既要有敢于負責的魄力,還要有勇于擔當的定力,更要有善于行動的能力,唯有如此,方能在強軍興軍實踐中以更快速度、更大力度和更暖溫度,取得更好的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