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請在攝像頭前集合全排人員……”3月中旬的一個晚上,第73集團軍某旅作戰(zhàn)值班員楊鑫杰拿起智能終端,通過網絡視頻抽點在外駐訓的八營警衛(wèi)勤務連目標保障排人員在位情況。排長黃志偉立即下達集合命令,除一人擔任崗哨外,其余人員站成兩列接受視頻抽點。整個抽點檢查不過3分鐘。請關注《解放軍報》的報道——

偏遠獨立排融入全旅建設“大網”
■黃海峰 李照偉
“請在攝像頭前集合全排人員……”3月中旬的一個晚上,第73集團軍某旅作戰(zhàn)值班員楊鑫杰拿起智能終端,通過網絡視頻抽點在外駐訓的八營警衛(wèi)勤務連目標保障排人員在位情況。
排長黃志偉立即下達集合命令,除一人擔任崗哨外,其余人員站成兩列接受視頻抽點。整個抽點檢查不過3分鐘。
兵走千里遠,網絡一線牽。在黃志偉帶領下,目標保障排在外執(zhí)行駐訓任務1個多月,不僅完成了多型航模飛行訓練任務,還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管理秩序,沒有再被通報批評。相比之下,此前目標保障排不時被通報,黃志偉還因不滿機關通報批評鬧過情緒。
當時因改革調整,新組建的目標保障排進駐遠離機關和連隊的偏遠靶場,單獨駐防。由于沒有通網絡,排里僅靠一部軍用電話對外聯絡,接收上級通知指令。一旦上級電話通知不及時,工作就可能“掉鏈子”。
一天下午,排里正在組織體能訓練,有名機關干事來檢查。沒想到,第二天機關通報批評該排沒有落實已通知增加的某項教育。
隨后,營長找到黃志偉,提醒他排里最近不時“冒泡”,他卻滿腹委屈:“以往下午最后一小時都是體能訓練,計劃改了并沒有通知我們,我怎么落實?”原來,那兩天排里電話線路被臺風破壞,加之連隊疏忽,的確沒有通知到位。
吃了“黃連”的黃志偉,把平日里的苦衷一股腦“倒”給了營長:“經常接不到上級通知,工作慢半拍”“每周四下午政治教育,官兵大老遠搭公交車趕往連隊,勞心費力,也影響了學習質量”“條件艱苦,仿佛遠在邊疆……”
“能否把辦公網、政工網接入目標保障排,把我們排編入旅正規(guī)化建設的網絡之中?”在隨后營長組織召開的“諸葛亮會”上,黃志偉的提議得到了大家普遍支持。
當即,營里向機關反映,協調購買相關設備,鋪設光纜線路。不到10天,辦公網、政工網陸續(xù)接入,電腦、投影儀、攝像頭等也安裝調試到位,目標保障排正式跨入“E時代”。
如今,有了辦公網文電系統(tǒng),這個偏遠的獨立排能夠第一時間準確獲取上級命令指示;有了視頻會議系統(tǒng),可以同步參加上級會議;有了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可隨時接受視頻抽點檢查,便于上級掌握訓練落實、崗哨執(zhí)勤等情況……
“政工網就是半個指導員,不僅能夠跟蹤旅工作動態(tài),還能幫著解決現實問題。”黃志偉介紹說,二班班長曾孟打算申請住房公積金購房,但繁雜的手續(xù)讓他一頭霧水。于是,他通過政工網“網絡148”欄目發(fā)帖詢問,隨即得到財務科助理員詳細答復。曾孟逐級辦理,很快辦理了貸款,僅利息就省下10來萬。
不僅如此,他們還把智能手機打造成移動教育課堂。全排人人下載解放軍報客戶端,關注“軍報記者”“人民日報”等微信公眾號,獲取最新理論學習資料,激發(fā)了學習積極性。官兵業(yè)余時間被學習充實了,人員管理也更有質量。
如今,黃志偉帶著全排干得風生水起,他說,受益于信息網絡,這個曾經總“冒泡”的偏遠獨立排無縫融入全旅建設的“大網”,各項工作皆有起色,大伙兒心齊了,笑容也多了。
鏈接
原四總部《關于加強小散遠直單位建設的意見》明確要求,有條件的旅團級單位要依托和運用信息網絡,組織小散遠直單位官兵進行網上授課和學習交流,開展網上訓練和檢查考核,提高教育訓練質量;逐步建立遠程監(jiān)控或視頻系統(tǒng),加強對偏遠單位、分散執(zhí)勤點的管理和重要目標、重點部位的實時監(jiān)控;運用先進技術手段,做好防間保密工作,消除失泄密隱患。
大家懇談
班長李剛:在這個網絡時代,如果小散遠單位缺乏必要的信息手段,無疑就會與時代脫節(jié),無法與大部隊同頻共振,從而成為“不放心部位”,甚至陷入領導不滿意、上級不放心、建設不正規(guī)、成績不見影、人心士氣低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
排長黃志偉:講真,剛來這個小旮旯里時,總感覺自己脫離了旅隊建設的大盤子,兩眼一抹黑、工作盲目干?,F在有了網絡,消減了因地理位置和距離造成的影響,大家的歸屬感更強了,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也更強了,全排建設自然水漲船高。
旅副政委陳云:小散遠直單位條件艱苦、位置偏遠,硬件設施建設相對落后。機關要堅持“重點投入,靠前服務”,既要為小散遠直單位配發(fā)文體器材、更新學習資料,更要加強信息網絡建設,改善硬件條件,讓“小散遠”搭上網絡時代的便車,與單位整體建設同頻共振。
編輯部支招
使用網絡“統(tǒng)”,是統(tǒng)住小散遠直單位的一種創(chuàng)新且實用的手段。比如,不論“小散遠”多遠多偏,一個小小的電子眼,就能將其“拉”到眼前;一堂沒有教室的“慕課”,就能覆蓋偏遠官兵,節(jié)約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。
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(fā)展,我們要充分用好科技手段,把網絡向小散遠直單位的各個角落、各個對象延伸拓展,從而解決以往抓建死角多、隨意性大、干擾多等問題,實現工作落實從局部到全員覆蓋、監(jiān)督檢驗從運動式檢查到全程全時管控轉變,推進小散遠直單位建設從粗放式、概略式向規(guī)范化、精準化轉變,用這張無形的網,“網”住各種形態(tài)的“小散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