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鐵肩膀擔當起新時代的強軍重任
強軍!強軍!這是新時代的強烈呼喚,也是新時代革命軍人肩上的如山重任。
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。黨的十九大報告科學規(guī)劃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(zhàn)略布局和發(fā)展路徑,即“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,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,戰(zhàn)略能力有大的提升”“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,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”。
實施這一戰(zhàn)略布局,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、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,就是新時代革命軍人必須擔當起的強軍重任。目標清晰、時間緊迫、責任重大,迫切需要我們只爭朝夕、不懈奮斗,邁步強軍興軍新時代,開啟強軍興軍新征程。
責重山岳,能者方可當之。擔起強軍重任,不僅需要寬肩膀,也需要鐵肩膀;不僅需要政治過硬,也需要本領高強。許多指揮員表達決心,“擔起強軍重任,就要更好地帶兵打仗、練兵打仗、指揮打仗,研透未來作戰(zhàn)角色定位、行動樣式,力求用今天的訓練對接明天的戰(zhàn)爭”。很多基層官兵反映心聲,“扛起強軍重任,重要的是把單位建設成為思想亮堂堂、訓練響當當、作風硬邦邦、安全穩(wěn)當當的過硬連隊”。
“強軍,我們的重任。我們不擔,誰擔?我們不干,誰干?”面對新時代的強軍重任,廣大官兵信心滿懷、激情似火,自我加壓、自我驅動。
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。個人的前途命運,從來都與黨、國家和軍隊的前途命運緊密相聯。歷史啟示我們,強國必須強軍,軍強才能國安。沒有強大軍事力量作后盾,沒有世界一流軍隊作支撐,和平發(fā)展就沒有保障,偉大夢想就沒有根基。今天,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,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。論經濟實力,我國已穩(wěn)坐世界“第二”的交椅,但軍事實力與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太相稱,與國家安全和發(fā)展利益還不相適應。按照黨的十九大擘畫的強軍路線圖,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,使軍事實力有一個大的提升,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。
但是,必須看到,在當今世界,鑄劍為犁還只是人們的一個美好愿望。我國周邊安全環(huán)境復雜,周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、大國地緣競爭、軍事安全較量、民族宗教矛盾等問題更加凸顯。對新時代革命軍人來說,擔起強軍責,實現強軍夢,為民族復興鑄牢堅強后盾,任務光榮而艱巨。
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強軍重任。進入新時代,前輩軍人把強軍興軍的接力棒歷史地交到新時代革命軍人手中。趕上新時代就要奉獻這個時代、不負這個時代。我們唯有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用鐵肩膀擔當起強軍重任,才能無愧于前輩軍人的犧牲奉獻,無愧于新時代的使命任務,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殷切期盼。
千古風流在擔當,萬里功名須躬行。當前,國防和軍隊改革的“棋盤棋子”已基本布勢到位,這并不代表能打仗、打勝仗能力同步躍升。體系重塑、結構重組、力量重構只是完成改革強軍的“上篇文章”,經過鳳凰涅槃、浴火重生的人民軍隊,還需做好固本開新、提質增效的“下篇文章”,真正實現由量變到質變、從塑形到強能的華麗轉變。
強軍之“強”,說到底是打贏能力強、戰(zhàn)斗力強;重任之“重”,最根本的是確保一旦有事能上得去、拿得下、打得贏。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。能不能擔當起新時代的強軍重任,衡量的標準不是其它,而是真正的戰(zhàn)斗力;考量的尺子不是說得如何,而是戰(zhàn)場做得如何?!笆夭煌鼞?zhàn),將之任也;訓練有備,兵之事也?!敝挥猩钊胪七M練兵備戰(zhàn),盯著天下之變、戰(zhàn)爭之變、對手之變,認真研究軍事、研究戰(zhàn)爭、研究打仗,下大力解決好“兩個能力不夠”“五個不會”等問題,才能為我軍贏得勝利的砝碼、奠定和平的基石。
新方位已經確立,新目標已經指明,新使命已經在肩,留給我們的只有奮斗!奮斗!再奮斗!只要每名官兵牢固樹立實戰(zhàn)、創(chuàng)新、體系、集約、融合等新理念,對知識來一次再豐富,對本事來一次再擴容,對能力來一次再升級,就一定能昂首闊步走進新時代,擔當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強軍重任。
“事輟者無功,耕怠者無獲?!睆娷娕d軍絕不會一片坦途、一蹴而就,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、更為艱辛的努力。軍隊明天的樣子源自你我今天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(tài)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(tài)。新時代革命軍人永遠保持那么一股干勁、 一種銳氣,勇于自我變革、自我重塑,中流擊水、銜枚疾走,就一定能開創(chuàng)強軍興軍新局面,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——《解放軍報》2017年11月15日